打开本地宝APP

重庆行政区划调整后生活有啥变化?

导语 11月6日,重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以及江北区、渝北区和北碚区。

  11月6日,重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以及江北区、渝北区和北碚区。

  经过本次调整,重庆辖25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其中,两江新区辖31个街道、11个镇,面积约1360平方公里、人口约352万;北碚区辖6个街道、11个镇,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

  目前对于普通民众生活并无显著变化。

   行政区划调整后,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证照在有效期内仍能继续使用,自愿换领的将不予收费

  目前,重庆市公安局已就社会民生、公共服务、涉企惠企等方面制定了系列便民利民配套措施,确保让群众“少跑路”。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驾驶证等由公安机关办理的证照,在有效期内仍能继续使用,目前不用更换。

  换领新证照遵循群众自愿原则,对有意愿使用新地址的群众,待标准地址正式启用后,可以到辖区公安派出所、办事大厅申请换领新的证照。为了不给企业、群众增加经济负担,公安机关制定了便民措施,除到期换领、遗失补领等情况外,对证照仍在有效期内自愿换领的,将不予收费。

  行政区划调整后入学政策总体保持不变

  不少家庭都担心因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孩子入学。入学政策方面是否有变化,在保障孩子入学方面又有哪些针对性的措施?核心思路为“两个不变一个提升”。

  第一个“不变”是入学政策不变。行政区划调整后,两江新区和北碚区的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政策总体保持不变,也就是“以前读哪儿,现在还读哪儿”。市教委将积极指导两江新区和北碚区教育部门优化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政策,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公平入学。

  第二个“不变”是办学模式不变。在行政区划调整前,有一些优质学校领办了本区内的“教共体”学校。行政区划调整后,这些学校变成了跨区域的“教共体”学校。为了保证这些学校的办学品质不会受到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明确这些学校的办学模式不变,继续由之前的优质学校领办,实施一体化管理,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个提升”是指办学水平的提升。行政区划调整后,将大力推进“教共体”建设,支持两江新区、北碚区引进一批优质中小学校,持续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生政策平稳衔接、高效落地,公共服务资源如何统筹优化?

  高健介绍,在本次行政区划调整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生保障放在突出位置,明确了“最大程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生产生活安定有序”的工作原则,这也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发展改革委做了很扎实的准备,把大家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领域的政策,都逐一梳理出来。接下来,市发展改革委将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分类做好指导工作,确保这些公共服务和民生政策平稳衔接、不脱节不断档。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安排:

  首先,民生保障政策保持总体不变。目前,大多数民生政策执行全市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不会因行政区划调整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群众享受的医保报销、最低生活保障、儿童福利等政策保持不变,老百姓享受的待遇补助原来是什么政策,现在还是什么政策。市发展改革委将持续落实好兜底性、基础性、普惠性的民生保障。

  其次,公共服务事项办理保持总体不变。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社保卡、不动产权证、房产证、土地使用证、工商营业执照等证照继续有效,不要求必须变更。为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原来各区的政务服务大厅正常运行,原来在哪里办事,现在还在哪里办事,比如,原渝北区划入北碚区的5镇群众,若需要在线下办理婚姻登记、出入境证件等各类事项,依然可以在原地点办理。同时,市发展改革委还将持续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确保相关服务有效衔接、居民办事便捷高效。

  第三,资源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级相关部门结合“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指导两江新区、北碚区做好未来五年民生领域相关专项规划,统筹加强托幼一体、医养结合、社区公园等重点民生领域项目的谋划建设,持续实施一批有效益、暖民心的民生实事,切实将民生工作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市发展改革委将始终按照“民生优先、无缝衔接、平稳过渡”的总体原则,推动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生保障体系,服务水平将越来越好,群众生活将更加便捷、幸福。

  行政区划调整后居民看病就医不受影响

  这次区划调整不会对居民看病就医和医疗保障带来变化,核心可概括为3个“不受影响”。

  首先是看病就医不受影响,大家可以按照原有习惯就医。当前我市的各项医疗卫生服务政策是面向全市居民的,所有居民的就医选择本就不受行政区划限制,可以自主选择就医的医疗卫生机构。同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也是“跟着人走”的,人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

  其次是医保待遇不受影响,核心权益全程稳定。一方面,就医报销“一视同仁”,全体参保市民可以在市内任何一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看病就医、购买药品;另一方面,参保缴费依然“按规定标准来”,居民医保参保筹资标准和集中缴费期全市保持一致,职工医保参保筹资标准和缴纳方式全市也是一样的。

  最后是优质服务供给不受影响,还会不断优化升级。目前,全市已建成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所有服务事项都可以在服务大厅和基层网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市民既可以就近就便线下办理,也可以选择“渝快办”等线上办理,区划调整过程中,所有服务都不会中断。在保障“不变”的基础上,我市还会以区划调整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大家享受更便捷的服务。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市区医疗资源联动,推动市级、区级医院的专家团队、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组织地向社区、乡镇网点下沉,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

  推荐阅读

  重庆行政区调整最新消息(持续更新)

  重庆两江新区行政区划调整最新消息(持续更新)

  重庆两江新区行政区划范围有哪些?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重庆本地宝】,关注后发送【两江新区】获重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前后变化对比,两江新区/北碚包括哪些区域(最新),身份证等证件要更换吗(网上换证),入学政策/划片会变化吗,轨道交通各线路建设消息等。

栏目导航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