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成长这趟旅程究竟藏着多少种可能?怎样才能为自己的人生画一幅超酷的画像?答案,就藏在两江新区开学第一课《强国有我·逐梦启航》里。观后感参考范文见文章。
开学第一课主题:《强国有我·逐梦启航》
开学第一课内容:
这里不只是课堂,更是超有料的成长空间!既是能抚慰心灵的“心海家园”,听着故事就能收获满满力量;也是点燃科技梦的“梦想工厂”,让你对强国未来充满期待;更是涵养爱国情怀的“思政大课堂”,每一刻都在传递向上的能量!
这堂课的“榜样天团”超亮眼!感动两江的莫庭、张本焱,用行动诠释平凡亦能闪光;感动中国的庞众望,从“天崩开局”逆风翻盘,告诉你坚持就能改写人生;还有袁隆平、钱学森、黄旭华、屠呦呦这些“中国脊梁”,他们的精神如丰碑,指引我们向前!
再看身边的两江学子,更是超燃!在“成长小我”的世界里,他们以学习为友,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在“遇见大我”的格局中,他们用奋进书写“中国心”,让梦想闪闪发光;在“强国有我”的征程上,他们凭拼搏挺直脊梁,活成了青春该有的模样。
范文参考
平凡与伟大之间:观《强国有我 逐梦起航》的心灵震颤
当屏幕亮起,“强国有我 逐梦起航”八个字打开第一课的序幕,我原以为这又是一场耳提面命的道德说教。然而,随着节目的推进,我发现自己错了——这不是一堂课,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关于平凡与伟大、小我与大我的深刻对话。
节目中,“榜样天团”的构成令人惊叹。一边是感动两江的莫庭、张本焱,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诠释了“平凡亦能闪光”的真谛;另一边是从“天崩开局”逆风翻盘的庞众望,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命运由我不由天”的最佳注脚。更不用说袁隆平、钱学森、黄旭华、屠呦呦这些共和国脊梁,他们的精神如明灯,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
这种多元化的榜样选择巧妙地解构了传统英雄叙事。节目告诉我们:英雄不是单一维度的,既可以是惊天动地的科学家,也可以是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既可以是逆境翻盘的奋斗者,也可以是坚守岗位的平凡人。这种解构打破了年轻人与榜样之间的心理距离,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战场。
两江学子的表现更是令人振奋。他们在“成长小我”的世界里专注求知,在“遇见大我”的格局中拓展视野,在“强国有我”的征程上挺直脊梁。这些身边榜样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可企及性——他们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可能就坐在我们隔壁教室的同龄人。
节目最打动我的,是它构建了一个多元成长的生态空间:“心海家园”抚慰心灵,“梦想工厂”点燃科技梦,“思政大课堂”涵养情怀。这三位一体的设计,回应了当代青年多元化的成长需求,承认了成长的复杂性——年轻人既需要情感支持,也需要梦想引领,更需要价值锚定。
作为观者,我在这场视听盛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可能成为的样子。那些平凡英雄的故事让我明白:伟大不在远方,就在认真生活的每个当下;强国不是口号,而是每个青年脚踏实地的前行。
节目结束时,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做“强国有我”——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惊天动地的英雄,而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如莫庭、张本焱般坚守,如庞众望般拼搏,如两江学子般奋进——这何尝不是对袁隆平、钱学森等前辈精神的最好传承?
《强国有我 逐梦起航》给了我一个重新定义成长的机会:成长不是在单一赛道上的狂奔,而是在多元空间中的探索;强国不是遥远的目标,而是由每个平凡人的不平凡坚持构筑的日常。这才是真正“超有料”的成长课——它让我们相信,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你我都正在参与创造历史,每一个平凡梦想的实现都在为强国之路添砖加瓦。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重庆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两江第一课】获2025两江新区开学第一课直播时间,直播/回放完整视频观看入口,直播内容,央视开学第一课观看,重庆各区最新学区划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