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周顺恺艺术研究文献展将于2025年8月20日—9月14日在重庆美术馆展出,详情请见文章。
周顺恺艺术研究文献展
此次展览立足于周顺恺先生艺术生涯,聚焦其个人作品的学术性、文献性和示范性,展览囊括了画家50余年创作的中国画、版画、书法和文献等共200余件作品。
图源:重庆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5年8月20日—9月14日
开放时间:10:00-18:00,17: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重庆美术馆1号厅
入场方式:免费,无需预约
开幕式时间:2025年8月24日(周日)10:00
前 言
出生于重庆市渝中区的回族画家周顺恺,系重庆画院一级美术师,历任重庆画院院长、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中国画学会会长、七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四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现为重庆画院名誉院长、重庆市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文化部优秀专家、重庆市两届学术技术带头人,获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民族杰出美术家”称号。
此次展览立足于周顺恺先生艺术生涯,聚焦其个人作品的学术性、文献性和示范性,展览囊括了画家50余年创作的中国画、版画、书法和文献等共200余件作品,其中有他海军时期在李宝林先生指导下到海岛军舰写生采风的速写,有他参加过全国、全军美展的中国画和版画,又有他转业到地方后供职时间最长的重庆画院创作的主题画、历史画、肖像画、少数民族风情画以及山水、花鸟、书法作品,如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由关山月先生推荐获“关山月中国画创作奖”的《最后的嘱托》;参加第十届全国美展并获第二届中国画人物画展优秀奖的《巴金》;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告别三峡》;入选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艺术展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东渡黄河》;辑入《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的《童叟图》等。
马振声先生为展览命名并题写的“写心载道”,是对周顺恺艺术生涯的精准概括,也是对他艺行大道,一生追求真善美审美理想而不懈努力的高度肯定。周顺恺几十年来为重庆画院(重庆国画院)的学术建设和队伍建设倾尽全力的付出,取得丰硕成果,他50多年来坚持包括重大题材在内的主题性创作,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坚持人物画的创造个性,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命运,以严谨的造型手段,凝练遒劲的笔墨技巧,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个性典型的人物形象。周顺恺作品传神写心、以情动人,体现了人文关怀、民族精神和时代正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和历史记忆。
值此“第三届重庆都市艺术节”之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办的“写心载道·周顺恺艺术研究文献展”,为梳理重庆艺术文脉,彰显重庆艺术家艺术审美的高度,用高品质作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具有特别的意义。
艺术家简介
周顺恺,回族,1950年生于重庆市渝中区,重庆画院原院长、现名誉院长,一级美术师,重庆市中国画学会名誉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国美协第四届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副会长,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原文化部特聘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民族杰出美术家”称号,文化部、财政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者,重庆市第一、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人民政府记个人二等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及广东、四川、深圳、重庆、银川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作品入编《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及中国美术家协会史册《改革开放·中国美术30年》,代表作有中国画《最后的嘱托》《巴金》《告别三峡》《东渡黄河》等。重庆市渝中区设立“周顺恺美术馆”“周顺恺美术工作室”。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重庆本地宝】,关注后回复【周末】获取重庆周末活动推荐(每周持续更新)、游玩好去处推荐、各景点攻略、特惠门票、免费门票福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