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六月的尾声、七月的肇始,“嘉陵小渡川美2025年本科毕业生作品展”正式启幕!展览详情请见文章。
嘉陵小渡&川美2025年本科毕业生作品展
热闹非凡的六月已过,在这期间,小渡为大家呈现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收获了大家持续的关注和踊跃的参与。这份由艺术与热情共同点燃的盛夏记忆,已成为小渡最珍贵的珍藏。
如今,在六月的尾声、七月的肇始,“嘉陵小渡川美2025年本科毕业生作品展”正式启幕!此次展览,作为嘉陵小渡船舶更新后举行的首次活动,通过跨界、融合的全新文旅新玩法,将小渡“江上艺术馆”的空间理念带入大众视野。
想象一下:置身于悠悠流淌的嘉陵江上,窗外是如画的山城景致,舱内则是川美年轻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创意结晶。在江水的波光中,邂逅川美新锐的创意浪潮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等你来看!
展期:6月25日-9月5日
地点:嘉陵小渡 交运轮渡,06/07/09号船
购票方式
1.天天周末购票入口:点此查看
2.重庆小渡公众号下方“购票相关-购票入口”购买嘉陵小渡船票
小渡×川美
跨界解锁文化新可能
嘉陵小渡川美毕业展是客轮公司与川美共同打造的艺术盛会,主办方精选了6位川美优秀毕业生的代表作,涵盖油画、木刻版画、丝网版画等多种形式共计100余副作品登上嘉陵小渡三艘游船。
此次展览分为“细雨惊涛”、“风岸漫渡”、“浮光溯梦”,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题。我们邀请到四川美术学院李若初、李书点、邹承哲、杨若闲、何佳遥与周诗佳六位青年艺术家,艺术家们以各自的风格与艺术理念为基础,创作出一批风格多样的作品。
李若初和李书点的作品都是版画,只不过一位是木版画,一位是丝网版画,这天然地带有繁复工序特征的绘画类型,使得我们在观看他们的作品时,显然会被画面中充满无限细节的地方所打动。
在两人之中,李若初的木刻体现了传统木口木刻的精细雕琢之工,更彰显了他驾驭大画幅作品的全局观;李书点的作品利用丝网版画的透气性,选择植物与柔性造型,营造出场景化的叙事空间,编织出颇具戏谑意味的构成画面。
邹承哲的版画世界充满拟人的温度。他以丝网印刷雕琢出富有韵律的线条,每一笔都暗藏情绪的波动。那些看似静默的物象:一丛抖擞的树叶、一抹午后的残阳、一缕轻扬的微风——在他的色彩调配下,都获得了类人的神情与姿态。
杨若闲的油画则更擅长文字的隐喻游戏。她在画布上书写内心的独白,让文字与图像形成微妙的互文:有时是几句潦草的手写体漂浮在风景之上,有时是流动的色彩碎片融入主体形象之中。
他们的共同魅力在于对"叙事性"的独特诠释。邹承哲用色彩的冷暖对比构建情绪场景,杨若闲以文字与图像的化学反应解构视觉经验。
何佳遥与周诗佳,都善于通过对光线的描绘,塑造出似真似幻的氤氲之境,展现出内心细腻的独白。
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何佳遥所营造的光,有一种笼罩在背景之中的气氛,带有天然的神圣性,画面中充斥着迷离的光斑,像是从时间之河里打捞上来的碎片,每一片都藏着某个童话世界的梦。
而周诗佳作品中的光采用了一种对可视光源的直接刻画,赤裸裸地将森林中、马路边、公园里、夜幕上以及眼珠里的不同光源描绘出来,形成了一种世俗社会的现场感。
船舶焕新
“江上艺术馆”惊艳亮相
小渡船舶的此次升级,完全打破船舶传统功能局限,在设计上融入“江上艺术馆”创新理念,内部延续05号船舶的马赛克涂鸦风格和小渡专营礼盒设计,使其更具有现代感和舒适感。嘉陵小渡船舶外观统一,内部设计相似但又有各自特色,标准化的小渡船队已成为嘉陵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次引入川美毕业展,正是嘉陵小渡“江上艺术馆”落地后的首个重磅艺术活动,优秀毕业生作品在川美美术馆撤展后便登上了小渡船舶。
作为嘉陵小渡的全新概念,“江上艺术馆”致力于打造一个公共性的江上艺术空间,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展览。告别“岸上看”,拥抱“江中赏”,“江上艺术馆”跳脱出传统岸上展厅的物理边界与静态模式,立志在江水的柔波之上,打造一个真正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公共艺术空间,让艺术随江风流动,以别样的姿态,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小渡活动品牌矩阵
创造全新文旅新体验
“重庆小渡”品牌升级以来,已超越了船舶单一的交通或观光功能,不仅对多条船舶进行了主题化改造升级,还积极打造独具城市魅力的文化活动。
除本次以毕业生作品展览及两江四岸主题摄影大赛及采风活动为内容的“小渡foto”活动;还有以唱响山水间,融合游船+音乐的“小渡music”;以城市漫游,深入探索沿江历史街区、人文地标为内容的“小渡riverwalk”活动;以公益、人文关怀为内容的“小渡love”活动。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重庆本地宝】,关注后回复【周末】获取重庆周末活动推荐(每周持续更新)、游玩好去处推荐、各景点攻略、特惠门票、免费门票福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