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验实作考查标准

导语 自 2022 年 12 月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起,化学、生物学、物理、通用 技术实验实作考查标准均以 2022 年版为参考,如无调整,不再另行公布。

  ★自 2022 年 12 月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起,化学、生物学、物理、通用 技术实验实作考查标准均以 2022 年版为参考,如无调整,不再另行公布。

  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实验实作考查以及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的素质测试时间,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计划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

  化学

  一、考查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生按照实验相关要求独立操作,实验时间为 20 分钟。

  2.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评分点,监考教师现场评分,实验实作的考查结果以“合格”与“不合格”呈现,考生正确完成评分点个数的 60%及以上时,成绩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二、考查内容与要求

  考查的范围是人教版必修《化学(第一册)》《化学(第二册)》中的九个实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从九个实验中选取一个实验进行考查,具体内容如下: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4.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5.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6.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7.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8.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9.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实验 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实验要求

  1.正确计算所需 NaCl 固体的质量(或 NaCl 溶液的体积)。

  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或量筒)进行称量(或量取)。

  3.溶解(或稀释)操作正确。

  4.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操作正确。

  5.转移和洗涤操作正确。

  6.定容操作正确。

  7.及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8.实验习惯良好。

  实验 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要求

  1.验证铁单质的还原性的操作正确。

  2.验证铁盐的氧化性的操作正确。

  3.验证亚铁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操作正确。

  4.铁离子的检验的操作正确。

  5.及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6.实验习惯良好。

  实验 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实验要求

  1.验证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的操作正确(以卤族为例)。

  2.验证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的操作正确(以第三周期金属为例)。

  3.及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4.实验习惯良好。

  实验 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实验要求

  1.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

  2.选择恰当的除杂试剂且加入顺序正确。

  3.正确检验沉淀是否完全。

  4.过滤操作正确。

  5.正确使用 pH 试纸。

  6.蒸发操作正确。

  7.及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8.实验习惯良好。

  实验 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实验要求

  1.验证 Na2S 的还原性的操作正确。

  2.验证 H2SO3 的氧化性的操作正确。

  3.验证浓硫酸的氧化性的操作正确。

  4.验证单质硫的氧化性的操作正确。

  5.及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6.实验习惯良好。

  实验 6 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实验要求

  1.验证原电池装置构成要素的操作正确。

  2.正确组装原电池装置。

  3.及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4.实验习惯良好。

  实验 7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实验要求

  1.验证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操作正确。

  2.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操作正确。

  3.验证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操作正确。

  4.及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5.实验习惯良好。

  实验 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实验要求

  1.正确搭建甲烷的球棍模型。

  2.正确搭建乙烷的球棍模型。

  3.正确搭建乙烯的球棍模型。

  4.正确搭建乙炔的球棍模型。

  5.比较分析不同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特点,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6.实验习惯良好。

  实验 9 乙醇、乙酸的主要性质

  实验要求

  1.正确观察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状态,闻其气味。

  2.正确验证乙醇的燃烧产物。

  3.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操作正确。

  4.选用试剂验证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且操作正确。

  5.乙酸乙酯的制备和收集操作正确。

  6.及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正确填写实验报告。

  7.实验习惯良好。

  生物学

  一、考查方式与成绩评定

  1.根据考查的实验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考生一人一桌,独立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

  2.监考教师现场考评。考查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考生完成实验考查要点 60%及以上时,评定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二、考查要求与内容

  (一)考查要求

  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在提供相关材料用具的情况下,能独立完成所列生物实验;得出相应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并能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考查内容

  生物实验实作的考查内容包括以下 5 个实验。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考查内容,每名学生仅需完成一个实验内容即可。

  1.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4.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5.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

  物理

  一、考查目标

  通过实验实作,考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达到的水平,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考查内容及要求

  实验实作考查的内容源自《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中必修模块对应的 12 个学生必做实验。各区县可根据实际情况从这 12 个实验中自行选取实验进行考查,每名学生需完成一个实验,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考查内容

  实验 1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实验 2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实验 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实验 4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实验 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 6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实验 7 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实验 8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实验 9 长度的测量及其测量工具的选用

  实验 10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实验 11 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

  实验 12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二)考查要求

  实验 1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1. 根据实验目的正确安装实验器材;

  2.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规范操作;

  3. 正确读数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5. 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实验 2 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

  1.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

  2. 正确安装实验器材并进行规范操作;

  3. 正确测量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5. 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实验 3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1.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

  2. 正确安装实验器材并进行规范操作;

  3. 正确测量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 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得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5. 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实验 4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1.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

  2. 正确安装实验器材并进行规范操作;

  3. 正确测量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5. 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实验 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验证性实验方案;

  2. 正确安装实验器材并进行规范操作;

  3. 正确测量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 6 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

  2. 正确安装实验器材并进行规范操作;

  3. 正确测量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5. 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实验 7 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1.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

  2. 正确安装实验器材并进行规范操作;

  3. 正确测量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5. 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实验 8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1.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

  2. 正确安装实验器材并进行规范操作;

  3. 观察并记录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4.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5. 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实验 9 长度的测量及其测量工具的选用

  1. 根据实验目的合理选择测量工具;

  2.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3. 正确读数并如实记录测量数据;

  4. 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5. 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5. 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实验 10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1. 根据实验目的正确连接电路;

  2.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规范操作;

  3. 正确读数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5. 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实验 11 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

  1. 根据实验目的正确连接电路;

  2. 按照实验方案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值、电流值、电阻值;

  3. 正确读数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 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5. 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实验 12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 根据实验目的正确连接电路;

  2.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规范操作;

  3. 正确读数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5. 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三、考查方式与成绩评定

  1.各区县对所选取的实验,根据考查要求细化设置6~10个评分要点。

  2. 监考教师根据评分要点观察学生的实验实作过程,对学生的实验实作当场评定。

  3. 学生的实验实作考查评定以“合格”与“不合格”呈现,其中正确完成评分要点个数的 60%及以上为 “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4. 每位学生实验实作考查时间为20分钟。

  通用技术

  一、考查目标

  通用技术实作采用项目测试的方式,让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制定设计方案,选择加工工艺,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原型),解决真实问题,考查学生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情况及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达成情况。

  二、考查内容

  考查实施单位确定一个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项目须包含方案设计与模型(原型)制作两个部分,并以简易木工、金工、电子电工等方式开展。

  三、考查方式

  1.考查实施单位提前两周确定考查项目及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项目的方案设计部分,并完成附表中的方案设计部分。

  2.考查实施单位准备相应的材料、工具,学生现场制作并完成附表中的模型(原型)制作部分。

  四、成绩评定

  实作考查结果以“合格”或“不合格”呈现,评定标准如下:

  1.方案设计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功能表达清楚、草图基本符合技术规范、材料选用合理、模型(原型)结构合理、外形较为美观。

  2.模型(原型)制作时工具选择合理、操作流程规范、构件加工得当、模型(原型)与设计方案一致。

  满足以上条件即可“合格”,反之“不合格”。

  推荐阅读

  重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网登录入口(https://xk.cqksy.cn/)

  2025重庆学业水平考试时间表及科目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重庆本地宝】,关注后回复【学业】获取2025重庆学业水平合格考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报名缴费系统入口,成绩查询入口,合格考各科试卷结构,各区咨询电话,重庆高考近年分数线/一分一段表等。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